關于湖南鳳凰古城
信息來源:張家界旅游指南網 瀏覽次數(shù): 發(fā)布時間:2010/10/2 14:39:56
中國江北水城:聊城“鳳凰古城”的千古傳奇?
在齊魯大地有一座被譽為“東方威尼斯”、“中國江北水城”的鳳凰古城,方方正正、狀如棋盤,在環(huán)城湖的環(huán)繞下,悠然而寧靜地漂浮在千頃碧波之上……? ??
滄海桑田,千百年來,一座座代表農業(yè)文明的城市,隨著時代的變遷早已是換了人間,而臥榻于黃河下游的聊城依然保留著它原有的古樸。這座被世人譽為東方威尼斯的中國江北水城,以她獨有的城中有湖、湖中有城的優(yōu)勢吸引著天下游人。然而在這座古城,又有多少千古傳奇令世人向往呢?? ?
? 鳳凰古城神奇的傳說? ??
在空中鳥瞰聊城古城,猶如航行在碧波之上的諾亞方舟,古城正中間的光岳樓猶如方舟的桅桿聳立云端,整座古城四四方方,古城道路狀如棋盤。? ??
聊城古城其實名為鳳凰城和東昌城。那么為什么叫鳳凰城呢?據(jù)記載,古城始建于春秋時期,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。因其城池狀如鳳凰,所以人們稱之為鳳凰城。鳳凰古城現(xiàn)位于聊城市市區(qū)的西南部、東昌湖的正中央,四四方方,總面積約100萬平方米。城墻始建于宋熙寧三年(1070年),初為土城。明洪武五年(1372年),由東昌守御平山衛(wèi)指揮僉事陳鏞主持,將土城改筑為磚城。城設四門,上筑門樓,外設甕城。南門東向似鳳頭,東、西門南向似鳳翅,北門北向似鳳尾,故名“鳳凰城”。城高大堅固,易守難攻,大有高屋建瓴、睥睨四鄰之勢,當時有“能陷不失的鳳凰城”之說。? ? ?
鳳凰城為什么又叫東昌城呢?據(jù)傳說,聊城一帶原是一片梧桐林,住著一對鳳凰,統(tǒng)率著林中百鳥,過著幸福的生活。有一年發(fā)大水,東海一條惡龍來到此地,驅走了鳳凰,使這一帶變成了一片汪洋,人們叫它東州湖。地方官見湖波蕩漾,周圍林茂花繁、景色優(yōu)美,便想在湖邊建城,但工匠們感到工程艱難,均不敢承擔。這時,來了兩個人,一個叫王東,一個叫王昌,他們自告奮勇,愿意承建。原來這兩人就是被惡龍趕走的那對鳳凰所生的兒子。王東、王昌建城,鳳凰率百鳥送來木石用料,不久,一座雄偉的湖城建成了。人們?yōu)榱思o念鳳凰在建城中的功績,便將該城起名為鳳凰城。后來,東海惡龍又興風作浪,企圖摧毀新城。王東、王昌力戰(zhàn)惡龍。惡龍?zhí)油鶘|海,扒出一條水道,引海水來灌城。為救鳳凰城的百姓,王東、王昌兄弟二人鉆入水下,用身子堵住了水道。人們?yōu)楦兄x兩兄弟獻身保城救眾的高尚品德,便將鳳凰城又改名叫東昌城。? ? ?
另有一種說法,“東昌”一詞,始見于西漢,當時,東昌非一地名,而是—封號。漢宣帝劉詢封清河王剛之子成于聊城,稱東昌侯。《東昌府志》載:“清河王剛子成封于此,東昌之名始見!币詵|昌為地名,始于元代,元之前,聊城系博州州治。元至元十三年,元世祖忽必烈改革全國行政設置,改州為路,原博州遂易名東昌路,自此,聊城始稱東昌。??
? 風雨滄桑海源閣? ?
? 說起《老殘游記》,大家知道是晚清作家劉鶚創(chuàng)作的一部小說,它寫了江湖醫(yī)生老殘在游歷途中的所見、所聞,反映了近代中國社會的現(xiàn)實。小說中寫到老殘自菏澤抵達東昌,意欲求觀楊氏“海源閣”私家藏書一飽眼福,然而未能如愿,只得悵然離去。這座令老殘悵然的、被譽為中國四大藏書樓之一的海源閣就在古城的西南角。? ? ?
1972年10月,毛澤東主席在會見日本首相田中角榮時,將一本名為《楚辭集注》的古書影印本作為國禮送給了田中。這本《楚辭集注》屬中國古書中的極品,原本古籍《楚辭集注》就出自海源閣。? ??
海源閣主人楊以增是清道光年間的朝官,為官期間廣交文友,收藏了許多珍本秘籍,至清咸豐年間,海源閣的藏書總量已達23萬多卷,與江蘇常熟的“鐵琴銅劍樓”、吳興的“弼宋樓”、浙江杭州的“八千卷樓”齊名,成為清代著名的四大藏書樓之一。? ??
史料記載,海源閣到了楊紹和之后,除楊氏家人,外人就不得涉足了,以致《老殘游記》的作者劉鶚頂風冒雪來到東昌府,想一飽眼福也被不留情面地拒之門外。盛怒之下的劉鶚臨行前在旅店的墻壁上寫下了“蒼葦遵王士禮居,藝蕓精舍四家書;一齊歸入東昌府,深鎖瑯環(huán)飽蠢魚”的絕句后拂袖而去。? ? ?
海源閣的命運到了楊以增的第三代楊保彝那一輩,的確是功能盡失。之后,就更是險象環(huán)生了。因楊保彝無后,故過繼一子取名楊承訓,字鏡夫。正是這個楊鏡夫,讓海源閣的命運發(fā)生了根本的變化。? ??
楊鏡夫生活在一個政局動蕩、兵禍四起的年代,為避戰(zhàn)亂他長期居住天津。因經濟拮據(jù),1927年楊鏡夫開出一個書單,從海源閣拿走26種珍貴藏書,在天津藏書家手中傳閱、開價出售。? ??
1928年楊鏡夫為生意籌措巨款,又用馬車從海源閣裝走十多箱珍貴版本的藏書運往北京,將書抵押于鹽業(yè)銀行換取現(xiàn)金。由于楊鏡夫不善經營,生意很快破產,鹽業(yè)銀行要將這批書賣給日本人。當時許多知情的中國學者頓時急紅了眼,他們四處奔走呼吁,極力阻止海源閣的藏書流往國外,最后驚動了時任國民黨財政部長的宋子文,他出面干預,并由政府撥款將這些書買下后運至北京圖書館。? ??
這應當是海源閣遭受的第一大劫,第二劫是在1929年至1930年。其間,幾次攻占東昌府的土匪均居住在海源閣。海源閣的藏書成了土匪點火做飯的燃料、睡覺的枕頭。當時的報紙稱:“楊宅已不見一人,院內室外,書籍滿地,盡為大雨淋爛!敝筌婇y馬鴻逵進駐東昌府,也同樣駐軍海源閣,那段時間的海源閣可謂禍不單行。? ??
此時的楊鏡夫倒是精明了許多,他深感藏書繼續(xù)留在海源閣風險太大,當即將剩余的藏書運往了濟南,保住了海源閣三分之二的藏書,為中國歷史文化留下了一筆極其寶貴的財富。這些珍貴藏書今天分別收藏于北京圖書館和山東圖書館。? ? ?
登臨天下第一樓? ??
東昌府在明、清時期曾為古運河沿線九大商埠之一,被譽為“漕挽之咽喉,天都之肘腋,江北一都會”。明清兩代東昌府得益于京杭大運河漕運而興盛,經濟繁榮、文化昌盛達400年之久。而乾隆皇帝御筆題名的天下第一樓——光岳樓,是康乾盛世康熙帝四次駕臨、乾隆帝九次駐蹕的地方。?
? ? 該樓位于鳳凰古城正中央,其主體結構建于1374年(明洪武七年),是一座由宋元向明清過渡的代表建筑,系我國現(xiàn)存明代樓閣中最大的一座。它在形式上承襲了宋元樓閣遺制,在結構上繼承了唐宋傳統(tǒng)。光岳樓由樓基和主樓兩部分組成,主樓為木結構。樓內匾、聯(lián)、題、刻琳瑯滿目,塊塊題詠刻石精工鑲嵌,其中尤以清康熙帝御筆“神光鐘瑛”碑,乾隆帝詩刻,清狀元傅以漸、鄧鐘岳手跡,郭沫若、豐子愷題寫的匾額、楹聯(lián)至為珍貴。?
? 登上光岳樓舉目四望,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水域遼闊的環(huán)城湖,清澈的湖水像巨大的彩緞環(huán)繞古城,古城區(qū)又有片片湖水似明鏡鑲嵌其間,湖光波影與鐵塔、光岳樓、山陜會館等名勝古跡相映生輝,為這里增添了迷人的色彩,吸引著人們來到這城中有水,水中有城,城、湖、河一體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