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您當前的位置 >>
主頁 >> 靖州風光 |
靖州風光
|
|
發(fā)布時間: 2006/11/24 8:22:23 閱覽: 4159次 來源:
張家界景點視頻 |
|
|
|
飛 山 飛山是靖州第一勝景,也堪稱湘西南的名山,歷來是墨客騷人攀游吟詠的地方,不少史籍對它的巍然神姿,神奇?zhèn)髡f,都有專門的描述。《明一統(tǒng)志》形容其"突出雙峰、四面陡絕、其上平廣、夷人保險之所"。清道光《靖州直隸州志》記述"武崗云山,舊有七十二峰、忽一峰飛至靖州城郊西門外,即飛山也"。 飛山又名勝山寨,俗稱飛山寨。位于縣城西郊五公里處,海拔七百二十米。正面遙望去,其形如一具鍋蓋又似一頂皇冠,從田野拔地而起,三面陡峻。在峰頂懸崖之下有面積約三百余畝的平展谷地,上有良田、農(nóng)舍、廟宇、寺院、飛山雙峰則在這塊平谷上突兀而立,直刺云天。雙峰之巔及峰谷各有一小廟宇。,俗稱頭寶鼎、二寶鼎、三寶鼎。頭寶鼎乃諸庵之首。名曰?quot;絕頂"。三面峣巖,削壁凌空,有一大石伸出削壁之外,俗稱"舍身崖"。峰頂庵寺原系宋元豐年間所建,清光緒已亥年(公元1899年)被焚,癸卯歲(1903年)重建,全部為青磚結(jié)構(gòu),拱形屋頂,雄偉壯觀,靖州電視差轉(zhuǎn)臺現(xiàn)設(shè)于此。二寶鼎庵寺略低,是登頭寶鼎必經(jīng)之地。據(jù)說,曾是元朝末年士人丁元帥(丁伸仔)盤據(jù)造反,屯兵練武的地方。三寶鼎整個庵寺全是石料修成,結(jié)構(gòu)嚴謹,為清康熙十三年所建,至今完好無損。在頭寶鼎尖峰之下,平曠山頂之中,有一座寺廟,?quot;方廣寺"(又名"飛山大殿")。建于明朝初年。寺內(nèi)至今還保存湖廣參將鄧子龍手書的《登飛山》詩碑,以及民國初年國民政府行政院長譚延闿的題聯(lián)碑刻。 飛山山崖削壁間有巖洞數(shù)處。蓮花洞位于東北、洞寬而深;白云洞、飛山大洞之一,鑲嵌在東南壁間,洞口與縣城遙遙相望。洞頂有明州司馬吳文宗鐫刻的"白云洞天"四個大字;白牛洞,又叫飛珠巖,在飛山南面,白云洞之右,洞口有迎仙橋,洞不深,洞口頂部石壁光滑,有山泉頂壁流下,遠遠望去,石壁上現(xiàn)有一條白牛,因而得名。 此外,還有天堂界的"天堂"終年不干;林龍坳的奇石,千姿百態(tài)。每當夕陽西下,余光反照下的飛山呈現(xiàn)一片渾深剪影,在滿天彩云簇擁下,顯得分外壯觀神奇。登臨峰頂,遇晴日,靖州縣城盡收眼底,令人頓覺天寬地闊,心曠神怡;逢霧天,又是云海茫茫,波濤浪涌,給人以凌空欲飛、身臨天界之感。自古以來,登飛山游覽者,絡(luò)繹不絕。 桂香山 桂香山又名營盤山,盈盤坡,東傍渠陽古城,南臨渠江綠水。山上古松參天,蒼翠欲滴,鳥語花香。清靜出雅。蒼松翠柏之間,紅墻碧瓦半面含著,迎著這神秘秀麗的景色,沿著蜿蜒小道拾級而上,有如走向仙宇神宮。山頂?shù)蔫麂鼘m,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四年(公元1555年),為丹牧許子言興建,1985年重修。整個建筑飛閣流丹,做工精細,古色古香,別具風格。至今香火不絕。登臨極目環(huán)視,整個山勢有如神仙坐著云車在松林中遨游,是一個游覽休閑的好去處。 五老峰 五老峰位地縣城東面,五峰相連,又名五峰山,面臨渠江,逶迤東延,山勢嵯峨,莽莽蒼蒼;山上草木茂密,郁郁蔥蔥。每當麗日騰空,霞光萬道,五峰聳立,層巒疊嶂,山巒染朱,熠熠生輝。遠遠望去如龍蛇奔騰,又如五位慈祥的老人悠閑自得地俯瞰全城。站在山下翹首上看,云霧繚繞之中,亭榭樓臺隱約顯現(xiàn),山上風光旖旎,宛如一疊天然的屏障矗立在渠水河畔。峰頂絕壁之上立有一座寺廟,?quot;延壽寺",古有"雞化"的傳說,故有"鳴雞化風"匾額懸于佛殿。天晴登臨其上,極目遠眺,全城風貌,盡收眼底。 龍鳳巖 龍鳳巖溶洞位于縣城西南16公里的鋪口鄉(xiāng)同樂村,排牙山中段巖山上,是一座天然石灰?guī)r溶洞。目前已探明的主洞寬19.3米,高8米,長56. 8米,洞口上方有清康熙年間靖州州牧高峰題刻的"龍德先元"四個大字。 龍鳳巖有兩條主支洞,由洞口向左有1米寬人工鑿砌的石階到洞底,洞內(nèi)較平,沿洞東北石壁有陰河一條,寬3條米,由西北向東南流去,如百轉(zhuǎn)回腸,流水潺潺,終年不斷;由洞口向右,攀巖而下,進入另一支洞,逶迤前行,只見曲屈幽深的洞內(nèi),鐘乳凝石,擬人擬物,千姿百態(tài),栩栩如生,如羅漢,舞女、菩薩;似瀑布、梯田、寶塔、百獸等,擎天?quot;頂天立地",水簾洞"神奇壯觀","莫愁女"婷婷如玉,"羅漢巖"笑顏常開。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