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節(jié) 全年最隆重的節(jié)日。農歷正月初一,晨起鳴炮開門,俗稱“開財門”。市中心城區(qū)禁放煙花鞭炮后沒有鳴炮之俗。一早出門拜天地,叫做“出天行”。此俗在農村至今仍盛。西南山丘區(qū)習慣于外出撿把薪柴回家,以示“進財”。拜年的程序是:集全家于一堂,先拜祖先靈位,次拜父母長輩,再平輩互拜。初一這天各家各戶不向屋外倒渣屑、潑廢水,意為“聚寶”。早餐后,近鄰相互上門恭賀新年。初二,女婿要攜禮往岳家拜年,俗謂“初一崽,初二郎”。親友鄰里自初二或初三起,大多互邀筵宴,稱“辦春酒”。此俗自20世紀70年代逐漸淡漠。民間的龍燈、獅子、地花鼓等也從年初陸續(xù)出動,稱“鬧春”,直至正月十五日為止。
元宵節(jié) 即農歷正月十五日。區(qū)境亦稱上元節(jié)。民間于這天晚上賽燈、鬧元宵。居民多以居住地域為界,出動龍燈、魚燈、蝦燈、獅子燈、虎燈、枙子燈等,各具風采。湖區(qū)居民則于當晚點燃若干干柴、火把,于河堤兩岸蜿蜒飄游,火光通明,如同白晝。另外,一些民間雜耍如踩高蹺、耍流星、打花鼓的,也都一齊出動,所到之處,鼓樂震天,人群聚集,通宵達旦。元宵傍晚,按舊習要往祖先墳地送“亮”。入夜,一部分山鄉(xiāng)農戶,皆點燃蠟燭、油燈遍掛廊壁,并吆喝“蟲鼠螞蟻上天去”,謂之“照蟲蟻”。也有的用糯米磨碎濾漿做成它子,內包糖心,或炸或煮,全家老少圍坐而食,叫作“吃元宵它”。城鎮(zhèn)則有專店出售元宵。解放以后“文革”期間元宵有關舊俗被禁止。進入20世紀八十年代,各城鎮(zhèn)多在元宵前兩日舉行猜燈謎活動!霸边^后,無論城鄉(xiāng),正月初一以來的休閑便告結束,而開始新的一年的正常勞作。
端午節(jié) 農歷五月初五稱“端陽節(jié)”或“蒲節(jié)”。節(jié)日當天,區(qū)境家家戶戶均有吃粽子和綠豆糕的習慣,有的還飲雄黃酒。大部分人家還在門上掛菖蒲、艾葉或葛藤。有的還用艾葉煮水給小孩洗澡,或用夏枯草煮蛋吃。這些習俗傳承至今,唯飲雄黃酒的習俗漸疏。依舊俗,“端午”那天人們多停下來休息,即俗說的“人歇端陽”。節(jié)日前后,湖區(qū)各江河頗多龍舟競賽,往往觀者如潮,氣氛濃烈。
中元節(jié) 即農歷七月十五日,俗稱“燒包節(jié)”或“鬼節(jié)”。舊俗自農歷七月初一起,即有人陸續(xù)鳴炮燃燭,迎接先祖亡靈歸來,十三日至十四日晚,則封紙錢焚包。在某些山鄉(xiāng),還有人捐資于寺觀舉行“孟蘭會”,以3至5日,進行蒙山、放焰、放河燈等活動,為孤魂野鬼超度。此俗漸疏,僅有少數(shù)老人為列祖列宗燒冥錢。
中秋節(jié) 指農歷八月十五日。是晚,民間吃糍粑、月餅,全家團聚賞月,此習相襲至今。桃江縣有“中秋”晚上“摸秋”的陋俗,即一些年青人邀合一起,到農家園地偷摘瓜果,主家見此亦不能責罵;還有的偷了瓜后,用布包好送到極盼生育的人家,稱作“中秋送子”。
重陽節(jié) 指農歷九月初九。又稱老人節(jié)。民間有游山登高之習。境內以會龍山、碧云峰及浮邱山等處游人最多。此節(jié)令前后,多有大風,因此農村向有“年年九月九,無事莫到江邊走”之說。
小年 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,俗稱“小年節(jié)”。依舊俗,住戶人家要在先晚送“司命菩薩上天”。同時略備酒肴聚餐,以作過年準備。親友亦開始互贈過年禮物。
除夕 指農歷年的最后一個夜晚。除夕日家家戶戶換門神、貼春聯(lián)、敬祖宗,全家人聚集“吃年飯”。進餐后飯菜均須有剩。入夜要在堂屋燒旺火(以樹蔸為主)。俗說:“堂火越旺,富貴越長”。人們圍火,直至天亮時分,稱“守歲”,表示對光陰的留戀。守歲時,長輩給小孩贈“包封”,稱“壓歲錢”。城鎮(zhèn)居民燒堂火之習已失。
以上民俗,建國后均有不同的改革和改變,有的剔除了封建迷信和不良習俗,有的則與時俱進充實了豐富多彩的內容,使之日臻完美。